58卷2期
/
2007 / 6
/
pp. 81 - 108
《 臺 中 縣 志 ‧ 自 治 篇 》 與 《臺北縣志‧自治志》之比較
作者
王靜儀 *
(弘光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
王靜儀 *
弘光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
中文摘要
戰後台灣自1949年開始實施地方自治,地方自治法規亦經過幾次 重大的變革。對照台灣縣市志中有關「自治篇(志)」之編纂,可以 從中找尋台灣地方自治發展的脈絡。本文嘗試以《臺中縣志》與《臺北 縣志》為文本,分析該二部志書在體例、綱目、內容與史料運用的得 失,及其在方志學發展上的地位,並進一步探討其他縣市志在「自治篇 (志)」的記述方式,勾勒出理想的「自治篇(志)」編纂面貌。 根據本文的討論,縣市志「自治篇(志)」應單獨成志,有關地方 自治法規的演變與變革應詳加說明,並討論對地方自治發展的影響。對 於地方自治過程中之選舉情況,還有因選舉而產生的地方派系應一併敘 述。除此之外,應多進行田野調查、口述訪問;具「政治學」或「公共 行政學」背景之學者的參與有助於「自治志」編纂水準的提升。二部志 書之「自治篇(志)」雖有缺漏、錯誤與不足之處,但若對照同時期台 灣的縣(市)志「自治篇(志)」,可發現二部志書仍極具參考價值, 對台灣方志而言,均有其時代意義與貢獻。
中文關鍵字
臺中縣志;臺北縣志;自治篇(志);地方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