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
/
2021 / 9
/
pp. 151 - 172
宗教信仰對同性戀內隱與外顯態度在同性婚姻的影響:來自臺灣IAT 資料庫之分析
Moderating Role of Religion Between Implicit and Explicit Attitudes on Opinions Same-Sex Marriage: A Study from Taiwan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Database
作者
唐正儀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
張仁和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
唐正儀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
張仁和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
中文摘要
至 2019 年 12 月為止,全世界已有 28 個國家或行政區合法化了同性婚姻。在臺灣,同性婚姻議題
於從不受重視,直至成為爭議,並於 2017 年通過同性婚姻合法的釋憲案,且於 2019 年正式通過
同性婚姻修法。有鑑於此,本研究係探討,對同性戀者的內隱、外顯態度及宗教信仰對於同婚合
法化之關聯。不僅如此,臺灣主要的不支持同婚團體亦具有宗教色彩,雖然這些團體不以宗教教
義為其不支持訴求,而是捍衛「一夫一妻」、「生養子女」等傳統家庭價值,即可見傳統家庭價
值與宗教教義之關聯,而家庭功能與婚姻意義成為宗教教義的替身。故本研究探討宗教教義對於
個體的內隱、外顯態度預測同性婚姻支持程度有調節效果,且此調節效果又會受到傳統家庭價值
所中介。研究一(N = 2599)透過臺灣內隱關聯測驗資料庫顯示,宗教對內隱、外顯態度預測支
持同婚有調節效果,教義不支持同婚的宗教會強化內隱與外顯態度對支持同性婚姻的影響。研究
二(N = 192)進一步從性開放的角度切入對同性戀者的內隱偏見,發現宗教對內隱態度預測支持
同性婚姻的效果亦顯著,即教義不支持同性婚姻的宗教會強化內隱態度對於同性婚姻的影響,且
該歷程又透過傳統家庭價值所中介。據此,期許透過結果能開啟兩造對話,以降低臺灣社會張力。
中文關鍵字
同性婚姻;內隱態度;外顯態度;宗教;傳統家庭價值
英文關鍵字
same-sex marriage; implicit attitude; explicit attitude; religion; traditional family 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