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卷第2期
/
2025 / 10
/
pp. 87 - 94
數學素養-從知識到實踐的轉化之道:談數學素養的現代轉向與未來圖像
Mathematical Literacy: From Knowledge to Practice, with Contemporary Shifts and Future Vision
作者
姚如芬 *
(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數理教育碩士班)
姚如芬 *
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數理教育碩士班
中文摘要

在國際間,數學素養的培養已成為許多先進國家的數學課程目標,而在台灣,教育部順應國際的趨勢,也早在2013年成立「提升國民素養專案辦公室」,提出以五個「國民素養」向度作為檢核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實行成果,其中數學素養即為檢核數學課程目標是否達成的重要指標之一(李國偉等人,2013)。由此觀之,不論是從世界各先進國家的數學課程目標、或是由國內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數學課程的精神觀之,數學課程與教學,都不僅只是強調數學本身數、量、形的學習,更重要的是能引導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體會數學之用、欣賞數學之美,同時也要能了解數學與生活、以及數學與其他領域的關聯性及其應用性;而這也是因應未來的需求,數學教學所應強調的重點、以及教師應該提供給學生學習數學的可能路徑(姚如芬,2020)。再者,由於當今世界正迅速邁入高度資訊化、數位化與人工智慧普及的時代,數學不再只是科學技術的基石,更是現代公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素養之一。無論是在閱讀統計圖表、解讀數據新聞,或是進行日常理財、社會判斷等等,數學素養都扮演著關鍵角色;因此,如何培育具有批判思考、數據理解與實務應用能力的現代學習者,成為當代數學教育值得深思與討論的重大議題。以下將從「數學素養的內涵與演進」、「台灣數學素養相關研究的現況解析」、「數學教育的挑戰與數學素養教學的契機」、「以數學素養為基底的師資培育可行模式」、以及「展望未來:素養教育的永續之道」等五個面向,論述數學素養的現代轉向與未來圖像,期待能為台灣數學教育領域中,關於數學素養的當代發展與挑戰、以及未來的願景與展望,提供一條可以再進一步思考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