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
2021 / 1
/
pp. I - III
編者的話
Editor's Notes
13
作者
夏春祥 Chun-Hsiang Hsia *
(N/A)
夏春祥 Chun-Hsiang Hsia *
N/A
中文摘要
本期專題論文關注知識生產的建制化(institutionalization),即一個產生學科共識與規範學門行動的互動過程如何形成,具體案例包括了如何成立科系建制、如何招聘教師人才生產專業知識、如何撰寫教材以培養新進人員等。當然,如何滿足生活需要、如何回應社會變遷,也都是知識的重要內涵。在國際上,傳播學門的建制化源自於美國19 世紀大量公立學校的出現,並在20 世紀逐步落實,成為年輕學子們積極參與的新興範疇。在這背景下,華人的新聞科系誕生於中國動盪變革之際,並在上個世紀末20 年迎來學術建制的蓬勃發展。21 世紀初,由於生活科技的大幅改變,資訊社會帶來的數位匯流改變了這些校系的過往安排,「華人傳播教育建制化」的主題關注過往,也著眼未來。
中文關鍵字
傳播研究與實踐;建制化;傳播教育
英文關鍵字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stitutionaliz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