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卷第2期
/
2022 / 10
/
pp. I - III
臺灣數學教育期刊,第9卷第2期【全文下載】
Taiwan Journal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9(2)【ALL】
作者
中文摘要

「從PISA視角檢視臺灣數學的教與學專刊」主編的話 (客座主編:林素微 教授)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推動的PISA 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以素養為評量發展取向,企圖超越傳統成就測驗對於國家未來人力發展的解釋與預測力。在這樣的取向下,PISA強調素養是一種語言,精熟者應能游刃有餘地運用說、讀、聽、寫能力來處理學習或者日常事務;數學素養成為現代學校、日常生活、甚或是職場不可忽視的關鍵訴求。隨著PISA的規模愈來愈大,各個參與國家在其數學教育上漸漸朝向這個的取向進行改革;臺灣目前正推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強調核心素養的培育與發展,在這樣的趨勢下,大家對於素養導向的課程與評量設計越來越關心。

因應核心素養這個重要議題,本期以「從PISA視角檢視臺灣數學的教與學」為主題,收錄四篇主題論文。其中,李靜儀、林園修與張仁誠所合著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數學學習成就之系統性文獻分析〉一文,針對2004年至20219月之間收錄於web of science資料庫的173篇論文以文獻計量法的分析模式探討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數學學習成就的表現情形、研究主題及研究趨勢。結果顯示隨著PISA能見度愈來愈高,數學素養相關的研究呈現上升的趨勢,因為有共通性的調查變項,在跨國研究的引用率及國際合作比例都相當高。本文特點在於其運用系統性文獻分析的方式,對於目前所累積的PISA數學文獻進行綜整,此種研究方法針對教育領域內的特定主題和研究趨勢可以有更全觀的掌握。

林郁婷與龔心怡的〈以PISA 2012探究臺灣學生性情經歷因素對數學焦慮之研究〉一文中,以Cemen1987)所提出的數學焦慮反應模式為理論基礎,針對PISA 2012臺灣資料中相關的性情經歷因素與數學焦慮之間的關聯進行探討。由於PISA 2012是以數學為主軸,這也是臺灣參加PISA以來第一次有豐富的數學相關資訊。研究結果顯示性情經歷因素是一個高階的構念,包含了數學自信、數學態度、以及成就歸因三個二階次構念,而數學態度又有五個一階次構念所組成;而性情經歷因素對於數學焦慮具有負向的關聯。本文很重要的分享在於其以理論為本,透過結構方程模式進一步釐清這些變項之間的巢狀結構及其與重要結果變項的可能關聯。

蘇泓誠與陳佳欣不同心態之臺灣學生成就動機與數學素養關聯研究〉一文乃是以PISA 2018的臺灣資料,依據問卷中的題目作答將學生分成「成長心態」和「固定心態」兩類學生,進而探討此兩類學生成就動機與數學素養的關聯性,結果發現成長心態的學生在數學素養、競爭態度與精熟任務動機部分皆優於固定心態學生,且對於失敗的恐懼則低於固定心態學生。除了精熟任務動機無法對固定心態學生的數學素養有正向的預測力之外,競爭態度和失敗恐懼對於兩群學生的數學素養都具有正向預測力。動機因素與數學表現的關聯已經在諸多文獻獲得印證,本文針對智力是否可變的不同心態學生進一步釐清了這個關聯狀態,同時也再度提醒數學教育界應積極關懷學生的學習動機。

吳正新、謝佳叡與黃宇康合作的〈國小六年級生對數學素養導向試題之作答表現探究〉一文中,針對國家教育研究院研發公告的五年級素養題,分別於兩年內的十月間蒐集15個和18個縣市六年級各16301462名學生參與施測,依據施測結果分析不同題型(選擇vs非選擇)、不同情境取材的表現差異,並從不同學習內容中擇取學生表現相對較弱的非選擇問題進行學生的錯誤類型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學生在非選題的表現相對較弱,試題對於學生而言情境相對熟悉則有較佳的表現,最後並對於學生在非選的錯誤類型進行相當深入的探討,可以作為後續數學教學的參考方向。

本期的「書評」則由林素微針對StaceyTurner主編的《Assessing Mathematical Literary: The PISA Experience》一書進行簡介與評論,並進一步討論臺灣數學教育研究取徑的可能方向。該書的作者主要分為兩群:第一群是PISA數學評量研發團隊,詳細介紹PISA數學素養的定義、國際數學教育趨勢的對應、素養評量設計發展歷程;第二群作者則是來自14個國家的代表,這些作者描述了PISA對於其國家所造成的衝擊或者國家如何因應PISA在考試制度、數學課程或者課室實踐上的相關改革。整體而言,讀者可以從本書的閱讀中對於素養界定、評量設計和國家政策影響有更深入的理解。林素微也從其本身參與臺灣PISA執行及相關研究的經驗,針對數學素養構念的再概念化、PISA試題實作與評量再研發、試題認知成分解構與學生認知診斷、以及善用PISA資料庫探討教育議題等向度,提供數學教育研究取徑的一些建議。

在素養導向的訴求下,如何提升學生學習品質一直是數學教育發展的重要目標,數學教育研究和實務社群宜共同省思如何協助學生發展面對未來生活、學習或工作職場上挑戰的能力。因應國情不同,OECD藉由PISA所提出的教育方針也許不是臺灣可以完全依循的教育發展模式,但PISA調查涵蓋近90個國家或區域的教育訊息,研究社群若能善用這些測量結果所提供的豐富資訊,將其轉化為臺灣數學教育實務、研究及政策制定的參考資源,將能激盪臺灣數學教育研究或實踐的創思,並為數學教育的未來發展奠基,進而提升學生數學學習品質。

《臺灣數學教育期刊》「從PISA視角檢視臺灣數學的教與學專刊」主編
林素微  謹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