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卷第1期
/
2023 / 4
/
pp. I - III
臺灣數學教育期刊,第10卷第1期【全文下載】
Taiwan Journal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10(1)【ALL】
作者
中文摘要

主編的話

《臺灣數學教育期刊》已邁入第十年。這十年來,承蒙學者們提供大作,也感謝很多專家願意無償審查,協助本刊朝向為臺灣數學教育社群創建具指標性的發表平台前進。為了扶植一個好的數學教育本土期刊,國科會數教學門召集人劉柏宏教授不僅於2022年學門成果發表會上推薦本刊,其後更以email鼓勵數教學門計畫申請者投稿本刊。期望有更多的學者能分享您的研究心血,促進數教學界的交流與成長。

本刊第10卷第1期刊登三篇文章,依序為蘇意雯教授的國中數學史數位閱讀文本之開發研究、曾敏與陳國龍教授探討學障國中生運用繪圖計算機學習二次函數的成效,以及吳珮蓁與謝豐瑞教授分析大學經濟學課本的圖形表徵與高中數學呈現方式的落差。三篇論文不只主題不同,研究方法也各異,提供了數學教育研究法的豐富面貌。

第一篇採用行動研究法。研究團隊依據ADDIE教學設計模式開發數位化的數學史閱讀文本,以使學生能感受數學的文化魅力和人文價值。研究結果呈現了分析、設計、發展、實施、評鑑五階段的歷程與結果,提供頗具參考價值的歷程性報導。尤其實施與評鑑階段進行三個循環的實驗教學與實徵資料的收集,透過學生與教師的反饋加以改良,增進教材與教學設計能落實教學現場的可能性。

第二篇採用單一受試研究法。基於繪圖計算機能提供函數圖、促進學生對函數的概念理解,研究者選用版面簡潔的線上繪圖計算機Desmos融入二次函數單元。兩名學習障礙的八年級學生在經歷此一融入Desmos的二次函數課程前後有顯著的學習成效,且具保留效果,同時學生也對Desmos表達正向的態度。

第三篇採用內容分析法。本文的發想非常有趣函數圖表徵的中學數學學習經驗能否銜接大學經濟學的學習?此一提問可以衍生出各種類似的跨學習階段或跨學科之間表徵學習的連貫性問題,是深具啟發性的研究問題。要回應這個研究問題其實可以有各種研究方法,而本文採用教科書圖形表徵的內容分析;且難得地,本文提出了四種表徵類型的分析架構,讓內容分析可以不落範例的零碎描述,而能有一個較上層之理論框架。

《臺灣數學教育期刊》主編
吳昭容  謹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