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8 No.6 (suppl.)
/
1999 / 12
/
pp. 116 - 123
蘭陽盆地現在仍飲用含砷井水居民砷暴露及周邊淋巴球姊妹子染色體交換頻數之相關研究
作者
邱弘毅 Hung-Yi Chiou *
(台北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系)
簡伊琇 Yi-Hsiu Chien
(台北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系)
葉錦瑩 Ching-Ying Yeh
(台北醫學院醫學系公共衛生學科)
吳美滿 Meei-Maan Wu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
王以潔 Yi-Chieh Wang
(台北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系)
薛玉梅 Yu-Mei Hsueh
(台北醫學院醫學系公共衛生學科)
李德章 Te-Chang Lee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
陳建仁 Chien-Jen Chen
(國立台灣大學流行病學研究所)
邱弘毅 Hung-Yi Chiou *
台北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系
簡伊琇 Yi-Hsiu Chien
台北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系
葉錦瑩 Ching-Ying Yeh
台北醫學院醫學系公共衛生學科
吳美滿 Meei-Maan Wu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
王以潔 Yi-Chieh Wang
台北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系
薛玉梅 Yu-Mei Hsueh
台北醫學院醫學系公共衛生學科
李德章 Te-Chang Lee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
陳建仁 Chien-Jen Chen
國立台灣大學流行病學研究所
中文摘要

目標:無機砷是人類已知的致癌物質,同時在哺乳動物細胞的研究顯示,神是一種致染色體異常物質(clastogen)。本研究擬以人體周邊血液細胞姊妹子染色體交換頻數(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 SCEs)作為砷暴露早期健康危害指標,探討無機砷對人體遺傳物質的毒性。方法:本研究選取蘭陽盆地壯圍鄉的美城、美福兩村為研究地區,將井水含中濃度分成≤10、10.1-50、50.1- 299.9及300+ µg/L四組,每組依性別、年齡配對選出20位,共80位村民為研究對象。結果:本研究實際獲得有效樣本數共48個,每一位研究對象均接受問卷訪問以獲得研究資料,並接受血液的採集,以計數周邊血液姊妹子染色體交換頻數。飲水砷濃度在50.1-299.9 µg/L.及300µg/L以上兩組,其SCEs蘋著偏高。累積砷暴露量為2000 µg/L-年及以上者,其SCEs亦明顯偏高。當調整年齡、性別、抽菸習慣後,飲水中濃度大於300µg/L者,較飲用水砷濃度低於10µg/L者,血中SCEs多出2.3個且達統計顯著水準。同時累積砷暴露量大於2000 µg/L一年者,亦較少於2000µg/L者, SCE多出2.9個,亦達統計顯著水準。結論:砷暴露確實會增加SCE的數目,顯示砷會造成人體染色體異常現象。

中文關鍵字

砷;姊妹子染色體交換頻數;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