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8 No.6 (suppl.)
/
1999 / 12
/
pp. 020 - 026
內蒙古自治區砷的暴露、危害與防治
作者
孫天志 Tian-Zhi Sun
*
(內蒙古地方病防治研究所)
夏雅娟 Ya-Juan Xia
(內蒙古地方病防治研究所)
武克恭 Ke-Gong Wu
(內蒙古地方病防治研究所)
孫天志 Tian-Zhi Sun
*
內蒙古地方病防治研究所
夏雅娟 Ya-Juan Xia
內蒙古地方病防治研究所
武克恭 Ke-Gong Wu
內蒙古地方病防治研究所
中文摘要
內蒙古地區發現砷中毒以來,已從5個盟市11個旗縣71個鄉鎮678個自然村屯查出了2455名病人。病區面積約15萬平方公里,受威脅人口約262萬人。病區範圍大,受威脅人口多,居民患病率高,病情比較嚴重,發展較為迅猛,癌發病死率驚人是病情之特點。病人的分布與高砷水的分布高度統一,具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發病與暴露的時間、砷濃度呈正相關。砷病區集中在大青山、狼山(陰山山脈)南麓、黃河以北的河套一带(前後套),呈狹長狀。因排除了空氣和人為污染的可能性,證實內蒙的砷污染純屬高砷外環境原生物質導致的飲水型地方病。地質環境及成因調查研究資料表明,這一地區具有富集高砷地質條件和歷史緣源。由於內蒙古病區各種水平的飲水砷濃度都存在,各類臨床型病人,包括中毒前期(潛伏態)亞臨床改變的人群並存,癌發比較集中的村屯較多,加之交通方便,技術人員力量較強,所以是個比較理想的合作攻關的現場和進行機理研究的基地。防治措施研究和實踐的經驗顯示,利用山泉水、機械打井、傍渠取水、理化改水是行之有效的提供低砷合格飲水的方法。
中文關鍵字
砷暴露;砷中毒;地方病;劑量效應關係;發病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