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九年冬季號(總第二期)
/
2019 / 12
/
pp. 171 - 180
殷墟卜辭「兌」字考釋——兼論卜辭語境對考釋甲骨文字的重要性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Dui” in the inscriptions of Yin Ruins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text of divination
作者
騰興建
*
((天津)南開大學歷史學院)
騰興建
*
(天津)南開大學歷史學院
中文摘要
文章從甲骨卜辭的具體語境出發,認為殷墟甲骨卜辭中的「兌」字是表示時 間關係的副詞,可訓為「繼續、接著」,它並非商王康丁之名,也不能讀為「銳」、 「閱」或「祝」。在表示時間關係時,「兌」字意為在接下來的時間裡繼續做同一 件事,而「延」字表示兩件不同的事情在時間上前後相繼,兩者區別明顯。根據 甲骨卜辭的具體語境對卜辭中「兌」字的含義作出新的解釋,旨在揭露以傳統訓 詁學來考釋甲骨文的不足之處。事實上,由於時代以及民族的差異,商代甲骨文 與周代的語言文字具有不同的語言環境,兩個民族也具有各自的語言使用習慣, 大量的事實已經證明,即便是同一個字,在商、周兩個時期也有可能表示不同的 含義。因而在對甲骨文字進行解釋時,不能囿於後世文獻的訓詁,而更應重視卜 辭的具體語境。
英文摘要
The character Dui in oracle inscriptions is a adverb of time which means to continue. It isnʼt Kangdingʼs name, and it canʼt be read as Rui(銳), Yue(閱)or Zhu (祝).When it was used as a adverb of time, Dui meant continuing to do the same thing, while Yan(延)meant doing two different things in succession.
中文關鍵字
兌;延;時間關係;語境
英文關鍵字
Dui(兌);Yan(延);temporalrelation;con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