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本第一分(歷史語言研究所成立六十周年紀念專號)
/
1989 / 3
/
pp. 93 - 121
酈瓊兵變與南宋初期的政局
The Effect of Li Ch'iung 's Mutiny on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during the Early Southern Sung Dynasty
作者
黃寬重 Kuan-chung Huang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黃寬重 Kuan-chung Huang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中文摘要
南宋建立後,由於時勢的發展,形成大將專兵、地方權重的現象,苗劉之變更突變武將干政的危險,高宗乃亟謀解除大將兵權,加強中央威權。紹興五年(1135),張浚任相,謀藉北伐以加強中央威權,並改由文臣領兵。然而,大將與軍隊之間利害相繫,加以負責的呂祉處置失當,酈瓊憤而殺祉,率四萬大軍降偽齊。
兵變以後,高宗起用秦檜,外交上,放棄主戰,藉和議鞏固了帝位。內政上,則兼用「推恩」與「眾建」的辦法,讓軍隊直隸中央,襲用「杯酒釋兵權」之策,解除大將兵權,更製造矛盾及收買叛徒,設計「兵變」,向大將立威,結束了長期以來高宗所戒心的大將專兵的難題。因此,酈瓊兵變,對宋高宗調整宋金關係及收大將兵權,具有關鍵性的影響,與苗劉之變、殺岳飛同為對南宋初期政局發展具有影響的三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