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期
/
2022 / 6
/
pp. 135 - 172
明末北京城市筆記與都城文化記憶--以《帝京景物略》的創作、評論、傳播為中心
作者
馮乃希 *
(北京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助理教授)
馮乃希 *
北京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助理教授
中文摘要

1635 年出版的《帝京景物略》是記敘北京歷史文化的重要城市筆記。它由明末文人獨立完成,系統記錄城市名勝史跡、風俗物產,是明代規模最大、成書最晚的作品。此書以深幽孤峭、冷峻奇詭的文風享譽後世文壇,被尊為明清小品文之經典。考察北京城特殊政治地理區位及作者寫作動機和過程,可見《帝京景物略》綜合城市史料與散文文學的雙重性質,體現王朝末年文學創作與史學書寫的結合。晚明作者通過改寫奇跡異聞回顧王朝歷史,同時傳達對現實的批判和對末世的擔憂。但在明末以降至 20 世紀的流傳過程中,後世評論者從自身所處的歷史政治背景出發,重塑文本形態,闡釋文本意義,在此過程中,都城文化記憶和晚明作者的歷史批判意識被淡化,該書文本性質轉化成今人熟悉的「小品美文」。

中文關鍵字

北京;城市筆記;竟陵派;文化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