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期
/
2023 / 6
/
pp. 199 - 252
非常與日常:論季麒光與沈光文交遊始末——以東吟社之前、後時間 為主要場域
Extraordinary Life and Ordinary Lives: On the Friendship between Ji Qiguang and Shen Guangwen-A Research Based on the Period Before and After the Dong-Yin Poetry Society
作者
王建國 *
(國立台南大學國語文學系)
王建國 *
國立台南大學國語文學系
中文摘要
永曆五年(1651),明末遺老沈光文(1612-1688)買舟途經海口圍頭洋,因遇颶漂流來臺,先後歷經荷蘭、明鄭及清代等政治權力的更迭,而在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後,晚年生活發生極大變化。康熙二十三年(1684)仲冬,季麒光(1634-1702)來臺任首任諸羅縣令,就館之後,沈光文即來刺謁――11 月 9 日晚,二人初晤於天妃神宮,若鍼投芥:「先生誦我江南詞,我讀先生海外稿」,此後,往來密切、唱和不輟,翌年,並共同成立臺灣第一個詩社「福臺閒詠」/「東吟社」,戮力推展文風,洵為臺灣文學史上之佳話。尤其,季麒光稱:「從來臺灣無人也,斯菴來而始有人矣;臺灣無文也,斯菴來而又始有文矣」,沈光文則云:「余素承先生以余為海外一人,余亦以先生為海外知己」,二人惺惺相惜之情,由此可見一斑。本文希冀另闢蹊徑/新徑――運用「新眼光」、「新材料」與「新方法」:將以往研究視域與焦點從沈光文其人其作,進一步調整成為季麒光對沈光文的接受與詮釋上,同時探索及呈現以下兩點具有「互文見義」與「相互證成」的內容:其一、「非常」:季、沈二人之初識、〈沈光文傳〉立傳經過及其相關內容:來臺確切時間、應召與否及其形象書寫;其二、「日常」:以東吟社前、後時間為主,考察二人詩文往來倡詶情形,同時勾勒季麒光來臺宦情與沈光文晚年生活面貌。
中文關鍵字
季麒光、沈光文;東吟社;諸羅縣;蓉洲詩稿;宦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