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卷3期
/
2008 / 9
/
pp. 295 - 338
臺灣社會福利非營利組識之研究:以私立仁愛之家為例(1899-1996)
作者
陳燕禎
*
(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專任副教授)
陳燕禎
*
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專任副教授
中文摘要
解嚴以來,台灣的社會福利歷史經歷了重大衝擊與轉折,其中最明顯的 變化,就是出現各式各樣的非營利組織機構,其力量已在國家政策的制定上 發輝了相當的影響力。不過,若仔細探究學者專家對非營利組織的定義和特 質,並以西方非營利組織之思潮為重心來建構台灣的社會福利,不禁讓人質 疑,難道在中國悠久的歷史脈落下,真的沒有如西方所謂非營利組織的存在 嗎? 基此,本文主要目的是探討台灣的老人福利的發展史,尤其是已有百 年歷史的老人機構─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仁愛(老人)之家,針對其面貌變 化;興衰以及與政府的互動關係進行掃描與分析,希望能在非營利組織蓬勃 興發之際,能反觀國內真正本土化的非營利組織,以進行更多;更深入的歷 史檢視和省思,並採以歷史研究法和實地訪問收集資料。 台灣確實曾有一段輝煌的老人福利發展史,尤其將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 仁愛之家稱之為台灣非營利組織的先鋒應當之無愧。他們與政府的關係一直 互存互賴,在時間演變下,其地位雖曾失落,但功能角色依然存在,故解嚴 後大量興起的非營利組織機構,仍無法取代其原有的角色和功能,因此公; 私部門若要整合互賴(integrated dependency)老人照顧資源,不能遺漏 這些具有歷史的非營利社會福利機構,對台灣本土化社會福利發展的重要歷 史地位。
中文關鍵字
本土;非營利組織;財團法人臺灣省私立仁愛之家;歷史研究;社 會福利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