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卷3期
/
2008 / 9
/
pp. 39 - 88
落地生根:清代臺灣客家族群的風水葬俗
作者
洪健榮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助理研究員)
洪健榮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助理研究員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從社會實踐的角度,考察清代遷臺客家移民重現閩粵原鄉風水 葬俗的行為樣態,並探究這項傳統習俗在清代臺灣客家移墾史上的角色。整 體而言,傳統風水葬俗的庇蔭觀,係以家族為中心所形成的價值觀;藉由這 套價值觀念的實質運作,既維繫族親之間血濃於水的倫常關係,也攸關於遷 臺移民與新闢土地之間的緊密聯繫。過往習於「處處為客處處家」的客家族 群藉由風水葬俗的實踐,陸續在清代臺灣各處落地生根;透過陰宅風水的庇 蔭觀念,後代子孫賦予先祖墓葬所在地一神聖化的色彩,以凝聚家族血緣認 同與空間地域認同。如以海峽兩岸的歷史因緣作為思考主軸,這固然是一種 民俗文化傳承的「內地化」;但若以臺灣為主體加以考量,則遷臺客家移民 的落葬斯土,也可視為一種落地生根的「在地化」。
中文關鍵字
風水;喪葬;民俗;客家史;移墾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