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卷4期
/
2008 / 12
/
pp. 105 - 138
日治後期臺灣產業政策的轉換-米穀管理政策的重要意義
作者
高淑媛 *
(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高淑媛 *
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中文摘要
1939年秋開始實施之臺灣米穀移出管理政策,在1937年時提出草案時 之政策構想,為透過壓低米價,減輕製糖業者的成本負擔,以換取製糖業 者生產無水酒精,並塑造有利工業發展的環境,進行工業化,為日治時期臺 灣農工政策的重要轉換點。但草案於正式提交到日本中央審議過程,在反對 勢力干擾下,工業化的面向被弱化,總督府工業化的目標,在長達2年的立 案過程中,亦由生產擴充政策取代,成為戰時臺灣工業化的最高指導方針。 立案過程之權力關係,亦顯示總督府的政策轉換,除了受到製糖業者的影響 外,也有總督府的自主考量,同時,日本政府對總督府政策也有相當大的影 響力。
中文關鍵字
農工政策;米穀管理政策;日治後期;臺灣工業化;無水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