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卷4期
/
2008 / 12
/
pp. 39 - 104
日治時代糖業採取區域制度對區域經濟的影響-以鹽水港地區為例
作者
林聖欽 *
(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副教授)
林聖欽 *
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副教授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目的在探討日本時代的糖業採取區域制度對區域經濟的影響。 透過鹽水港地區的個案來看,在鹽水港地區的區域經濟發展與糖業經營有 關的基礎上,明治38年原料採取區域制度的制定與實施,使得大正中葉以 後,明糖、鹽糖、東洋等製糖會社在各自所控制的蕭￶原料區、岸內原料區 與烏樹林原料區中,分別制定了不同的糖業經營策略。而這些不同的糖業經 營策略,使得這3個原料區在單位面積甘蔗產量、農家收益等層面,有著極 為不同的發展趨勢,更突顯了鹽水港地區的區域經濟差異現象;尤其是蕭￶ 原料區,不僅在單位面積甘蔗產量逐漸落在岸內、烏樹林兩個原料區之後, 而且在農家收益上,更出現與另兩個原料區差距逐漸擴大的趨勢,進而也導 致了蕭￶原料區人口外移的社會問題也最為嚴重。也就是說,日本時代的糖 業採取區域制度,的確會對一個地區的區域經濟帶來影響,尤其是區域經濟 差異的程度會出現擴大的趨勢,進而造成地區內部一些地方的農家收益相對 較低、人口外移相對嚴重等社會問題。
中文關鍵字
原料採取區域;區域經濟發展;區域經濟差異;農家收益;人口移 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