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卷1期
/
2010 / 3
/
pp. 435 - 466
日治時期台灣植物檢查制度下的柑橘產業
作者
曾立維 *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所博士生)
曾立維 *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所博士生
中文摘要
柑橘水果於日本統治台灣時期,與香蕉、鳳梨並列為台灣三大水果 物產,不但是重要的農產品,亦是重要的輸出貿易商品。然而,在柑橘 輸日的過程中,需要經過香蕉、鳳梨所無的植物檢查過程,才可輸出至 日本內地,因此植物檢查制度的建立與發展對柑橘輸日貿易有十分重大 的影響性。事實上,台灣在1921年開始實施植物檢查制度,主要原因 就是為了讓台灣柑橘可以繼續輸往日本內地。換句話說,植物檢查制度 的建立才使得柑橘輸日成為可能。弔詭的是,也因為植物檢查的程序, 產生了所謂「滯果」、「雙重檢查」的問題,使得柑橘輸日的數量受到 限制,對台灣柑橘產業發展產生了障礙。不過,由文中分析可知,這樣 因「雙重檢查」而導致於日本內地「再」檢查的制度,並不能解釋為日 本中央農林省故意以病蟲害入侵當作藉口,來壓迫殖民地台灣的柑橘產 業發展。
中文關鍵字
柑橘;植物檢查;滯果;雙重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