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卷1期
/
2010 / 3
/
pp. 213 - 238
論戰後台灣縣(市)志的纂修(1945-2008)
作者
郭佳玲
*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日本國立山口大學東亞研究科博士班進修)
郭佳玲
*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日本國立山口大學東亞研究科博士班進修
中文摘要
二次大戰後,台灣在中華民國治理之下,沿襲中國修志傳統,繼
續清領時期與日治時期的修志工作。六十多年來,不論是《台灣省通
志》、台北與高雄兩直轄市志、縣(市)志、鄉鎮(市、區)志,以及
《台灣全志》,此四級志書纂修均獲得相當顯著的成果。
戰後台灣縣(市)志的纂修,始於1946年台北縣長陸桂祥籌劃纂
修的《台北縣志》,但並無具體成果。1950年以後,在台灣省文獻委
員會的輔導下,各縣(市)陸續出現縣(市)志的創修、續修,以及重
修工作。其後,縣(市)志的纂修工作,歷經縣(市)文獻會主導修志
時期、縣(市)民政局主導修志時期,以及學者主持修志時期三個不同
階段,成果顯著。
綜觀戰後台灣縣(市)志的修志歷程,可發現其具有由官方修志到
學者修志、由國族意識到鄉土意識,以及由漢人本位到多族群歷史三項
趨勢,顯示出台灣縣(市)志的纂修工作,已邁向多元化發展。
中文關鍵字
縣(市)志;縣(市)文獻委員會;縣(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