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卷2期
/
2010 / 6
/
pp. 35 - 56
從金關丈夫的民藝書寫看民藝運動對台灣工藝研究萌芽的影響:以雜誌《民俗台灣》之〈民藝解說〉為中心
作者
林承緯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
林承緯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
中文摘要
傳統工藝為健全造型文化的磐石,厚植生活美學涵養之基礎。台 灣這塊土地上自古以來即存在著豐富多樣的工藝活動,反觀以台灣工藝 作為知識課題的學問發展,其起步卻相較於其他學門來得緩慢。長久以 來,當我們試圖回溯早期台灣工藝研究的發展歷程,享有台灣工藝研究 先驅之稱的顏水龍始終呈現一枝獨秀之姿的存在。事實上,同時期旅居 台北的人類學者金關丈夫、畫家立石鐵臣等人,對於台灣工藝研究萌芽 所投注的心力亦不可忽視。特別是金關丈夫自雜誌《民俗台灣》創刊以 來,持續於該刊連載〈民藝解說〉專欄,藉由各式台灣民間工藝品來闡 述其具有的美感價值,此舉顯露出金關丈夫對於台灣民間造型的關注及 熱愛。同時,在金關丈夫於民間工藝之美的用字遣詞及觀念陳述中,更 讓我們感受到與當時由柳宗悅所倡導的民藝運動的思想及手法極為相 似。本文藉由相關史料的發掘及時代背景之分析,探討金關丈夫於台灣 工藝研究及民藝思想萌芽時期具有的位置,希望藉此逐步還原早期台灣 工藝研究發展脈絡軌跡,並進一步造塑日治時期台灣工藝史及造型文化 之發展樣貌。
中文關鍵字
金關丈夫、柳宗悅、台灣工藝史、日治時期、民俗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