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1976 / 5
/
pp. 409 - 440
西方史學輸入中國考
The Spread of Western Historiography to China
作者
杜維運 *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杜維運 *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中文摘要

西方史學輸入中國,初期是晚清,首先是歷史進化論,再來是梁啟超的「新史學」。第二期是一九一二至一九三七年,包括梁啟超、胡適、何炳松、傅斯年等。第三期是一九三八至一九四九年,代表人物是張蔭麟。一九五○年迄今則是一新階段,重要人物有張致遠、姚從吾、沈剛伯、劉崇鋐。西方史學的輸入有幾種途徑:一、翻譯西方論史學之專書或專文。二、大學講堂上的講述。三、中國史家撰寫專書或專文介紹西方史學。四、西方學者來中國的傳布。討論西方史學的輸入,必須加強翻譯工作,特別是西方大家的名著,如Gibbon、Macaulay、Trevelyan等。西學的西方方面,留學生參與太少,是其缺憾。輸入西方史學最高境界是會通其史學理論與方法,不留痕跡地研究國史,撰寫國史,最成功的典範是陳寅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