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1977 / 5
/
pp. 1 - 12
西周馬政初探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the Horse Policy of the Western Chou Period
作者
葉達雄
*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葉達雄
*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中文摘要
馬,從商朝開始,就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牲畜。無論交通、田獵、征伐都非用它不可。尤其是開將拓土,無馬不為功。由於馬的重要性,所以商朝設有馬官,如多馬、馬小臣之類就是。到了西周時代,對於馬的認識更為深廣,這由《詩經》中提到馬的地方之多及其名稱之不同可知。因為馬在西周歷史上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所以西周時代對於馬的管理、馬的蕃庶已是非常的講究。文本則分別從主馬之官、牧馬之地、養馬之法三個側面,探討西周時代的馬政。從文字記載顯示,自商朝就已經開始設立馬官來管理馬匹,周朝則更為注重,他們給各色各樣的馬予以不同的名稱。而周朝管理馬匹的官叫「趣馬」,其職責管的是善馬與良馬。所謂的善馬又分為育種的種馬、供戎事用的戎馬、毛色齊一的齊馬、善於馳走的道馬,以及供田獵的田馬。另外還有一種供雜役的馬叫做駑馬,後來可能也歸趣馬所管。周朝王室馬匹的來源,除了一部份是由諸侯納貢,一部份是戰爭俘獲來的之外,大部分是繁殖的,也就是用種馬交配而得。至於養馬的地方有兩處:一是牧地,一在廄。周朝管養馬的官叫「圉人」,管牧地的官叫「牧師」。牧師在初春的時候要焚燒牧地,使它生出新草,然後再交由圉人去養馬放牧。另外,馬在交配之前,要行「執駒」之禮;在交配結束,牝馬懷胎之後,也要行「攻特」的儀式。由上述的討論可知,周朝的馬政已經是很講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