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
1978 / 6
/
pp. 125 - 140
清末的宗社黨
The Imperial Clan Party in Late Ch'ing Dynasty
作者
查時傑
*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查時傑
*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中文摘要
有關清末宗社黨的種種活動與影響,中外學術界早有研究,但百說紛陳,莫衷一是。今就所收集的史料,對清末宗社黨種種的活動,其名稱由來、起源、組成、活動與挫敗等作一合理的解釋與敘述,以供讀史者明白清末宗社黨的來龍去脈。民國後的宗社黨由清末宗社黨一脈相承而來,但研究論文已多,不在本文敘述討論。清末宗社黨的活動,在時間上不及一年,活動地點也以京師所在的北京為主,積極參與的成員,不過數十位而已,但宗社黨的核心份子都係清室王公親貴,所以當宗社黨組成至付之實際行動時,還是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迫使清室退位詔書遲遲不下,更在朝政上思取袁世凱的內閣而代之,以北方為憑藉,與革命黨周旋到底。若非革命黨彭家珍以炸彈作驚人之一擲,置宗社黨領袖良弼於死地,才使得宗社黨受到巨大的挫折,加上以段祺瑞為首的北方將校聯名通電,贊成共和。使清室退位,使建立民國一事,才能急轉直下,讓內戰而帶來的社會破壞與損失減至最低程度。面對各階層都來參加的革命黨與立憲黨,宗社黨死抱狹隘的滿洲主義立場,又圖保護其既得利益,在天時、地利、人和三條件下,既不如革命黨,也不如立憲黨派之下,其失敗是必然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