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
1978 / 6
/
pp. 31 - 52
東漢大思想家王符之研究(一)
Wang Fu: A Great Thinker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Part Ⅰ)
作者
韓復智
*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韓復智
*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中文摘要
兩漢是經學的全盛時期。當時許多大儒講經的目的,主要在求「通經致用」,換言之,即是要經學在當時能發生作用。漢興以來,學者鑒於社會經濟的貧富懸殊,造成政治社會上的諸多問題,所以他們希望以學術文化來領導政治,進而控制經濟,以達到移風易俗,使人民安樂的目的。在東漢諸儒中,性格最特殊,對時弊最敢冒生命危險大膽指陳的,首推王符。他批評的問題不但最廣泛,最富代表性,同時對後世的影響也最大。王符生逢「小人貴寵,君子困賤;姦人擅無窮之福利,而善士挂不赦之最辜」的衰世,所以他極力抨擊當時弊政,並從「民為邦本」出發,最後又都歸結於「本固邦寧」上。再者,為了百姓的福祉,自古以來,我國學者無不寄望於聖君明王的出而領導。王符也是如此,所以他在〈賢難〉、〈思賢〉、〈本政〉、〈潛嘆〉、〈貢實〉等篇中,反覆說明一國治亂興衰,同任賢與否有極密切的關係。實際上,當時由於外戚宦官先後把持政權,使得選舉以濫,官非其人,形成嚴重的社會問題。王符面對著這些極複雜的社會現象,認為只要阻止官僚政治不再腐化,再使「賢者在位,能者在職」,一切問題就能迎刃而解。所以,他一再批評濫選,強調明選舉、厚俸祿與行考績等的重要。他雖然看到了問題的癥結,但在闇君佞臣的把持下,一切積弊已深,並沒有產生什麼作用。不過,他的思想對後世卻發生了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