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
1979 / 12
/
pp. 149 - 162
亞歷山大帝國的政策及其問題
Alexander's Policies and Problems
作者
黃俊傑 *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黃俊傑 *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中文摘要

在世界史及古代希臘史上,亞歷山大(Alexander the Great, 356-323B.C.)東征及其帝國之建立,係一極具劃時代意義之歷史事件。西元前三三六年,馬其頓王腓力(Philip Ⅱ,r.359-363B.C.)遇刺,亞歷山大繼位,旋即一統希臘世界,並於西元前三三四年春季率軍跨海東征,擊潰波斯帝國,轉戰歐亞,建立一雄跨三洲的大帝國,至西元前三二三年六月十日逝世。此十一年間實為人類史上旋乾轉坤之重大時刻。近年來,學術界對於亞歷山大之研究,著眼點皆不出從理想與現實兩途,分別探討亞歷山大個人及其帝國之影像,極具主觀性與時代性。而本文寫作之目的,乃嘗試綜合前人之業績,並在以上二途之外另闢蹊徑,擷取政治社會學之若干觀點,分析亞歷山大帝國之政策及其所遭遇之問題。 在人類歷史上,帝國如何而可以長治久安,實為一永恆性的問題,而社會科學界對人類歷史上帝國的政治系統研究用力最深者,首推埃森西塔(S. N. Eisenstadt)。在埃氏所提出之「文化的有機論」中,他認為帝國發展與在控制與推動「自由資源」個過程中,不免引起三種類型之衝突:一曰合法化(legitimation)與階層化(stratification)之衝突;二曰長程與短程政策之衝突;三曰主要階層之政治態度與活動之間之衝突。若吾人試循埃氏之思路以尋繹亞歷山大帝國之史實,則可見埃氏所云三種類型之政治衝突中,以第一及第二類型之衝突屢見於亞歷山大帝國。職是之故,本文即擬以上述思路為中心,分析亞歷山大帝國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