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
1979 / 12
/
pp. 1 - 16
西周兵制的探討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Military System of the West Chou Dynasty
作者
葉達雄 *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葉達雄 *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中文摘要

于省吾曾於一九六四年第三期的《考古》雜誌上,發表了一篇〈略論西周金文中的「六 」與「八 」及其屯田制〉的文章。該文主要在說明西周時期的師旅,設有「冢 土」等官職,用來掌管土地和有關生產的事務,並認為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軍事屯田制。此說法打破傳統以來認為中國屯田制始於漢代昭宣時期的說法。在于氏發表這篇文章之後,楊寬立刻撰文提出反駁。兩年內,于氏與楊氏共發表了四篇文章討論「六 」與「八 」的問題。而本文撰寫的目的,即是希望從西周時代歷史的發展脈絡,重新對西周的軍隊情形進行檢討。分析相關史料,我們得知,在西周先王公劉時代就有了軍隊,其成員可能都是周部族;到了武王時代,軍隊基本上還是以周部族為主,另外則加上其他諸國與少數外族的軍隊;成王時代,軍隊的編制組織大致就緒,王室方面就有所謂的西六 、殷八 和成周八 ;其後歷經康王,到了昭王時代,南征不復,穆王更是巡遊無度,所以之後的恭王時期對外戰爭銳減,財政也頗感缺乏,於是此時的軍隊,就不得不參加生產工作。也正因為軍隊無法全力備戰,到了厲王時代派遣西六 與殷八 討伐噩侯 方時,已無法將之擊潰;宣王時期,對望戰爭頻繁,軍隊人數再度增加。這是西周兵制大略演變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