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
1982 / 12
/
pp. 153 - 205
元代四大蒙古家族
Four Great Mongol Clans of the Yuan Dynasty
作者
蕭啓慶 *
(新加坡國立大學歷史系)
蕭啓慶 *
新加坡國立大學歷史系
中文摘要

兩宋時,中央集權官僚體制已告確立,中國社會從「門第社會」轉變為「科第社會」。成吉思汗創建的「大蒙古國」則是建構於「遊牧封建制」之上,帶有強烈的家產制的色彩。國家是成吉思汗的家族,也就是所謂「黃金氏族」的共有財產。本文的主旨在於分析四個蒙古貴族家庭的起源、封建、仕進、婚姻、家學與家風,以求暸解蒙古貴族階層的成份、性質與演變,並進一步有助於瞭解蒙元征服政權的組成與性質。本文研究的對象是博爾朮、木華黎、博爾忽、赤老溫等四人的直系後裔。就起源與性質而言,本文所討論的元代四大蒙古家族與中國歷代的閥閱之家不同,四大家族的貴顯完全得力於政治。它們的創業之祖都是成吉思汗的「伴當」,與後者有親密的主從關係,且在建國過程中立有大功,因而獲得在蒙古政治、社會中崇高的地位。蒙古征服漢地、立國中原後,它們又成為屹立於中國社會之上的蒙古征服貴族中的最高層。從四大家族任官的紀錄可以看出元代官僚制的侷限。在婚姻方面,四大家族主要以皇室及成吉思汗的其它家族為對象,形成一個內婚集團。在家風、家學方面,各家大多仍保持蒙古騎士之風,以忠勇為尚。不過為了適應漢地統治階層的需求,各家成員之中多有深為漢化的。元代官僚制的上層顯然具有濃重的封建色彩。元代的政治、社會結構原是蒙古與漢地兩個傳統激盪之下的混合品。四大家族的子弟不僅保持了封建主的身份,而且成為最高級的官僚,可說享有兩個世界最好的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