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
1988 / 7
/
pp. 307 - 419
明太祖的沙漠戰爭
The Desert War of Mng T'ai-tsu
作者
張奕善 *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張奕善 *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中文摘要

從洪武三年以迄明太祖逝世的二十八年的期間,漠北的擴廓、賀宗哲、納哈出、乃兒不花等的蒙古殘餘軍力,對明帝國東北至西北彊域寇掠、騷擾。本文就此來探討朱元璋初期遙制徐達,李文忠、馮勝、藍玉等老將,後期指揮晉、燕諸王子的軍事策略,邊防練兵,整補舊的或建新的塹塞等籌謀之道。沙漠戰爭時間冗長,空間廣潤。以時間而論,它從洪武三年至明太祖子孫也沒辦決解決。以空間而論,從遼東延綿至西番、烏斯藏。大寧、東勝、北平、上谷、襲中、河套等地陳兵對仗的次數更多。太祖於洪武三年、五年、十四年、二十年、二十一年詔令大軍出塞,即以此諸地為攻擊目標。洪武二十六年藍玉案後,大將碩果僅存為耿炳文、郭英,不論才智或資望均不足望先前如李文忠、藍玉、徐達之項背。幸而太祖多子,洪武中期藩封,晚年識令習兵事及作肅清沙漠之軍事演習,屢詔晉、燕二王為首,諸將皆受命歸二王節制。這也就是藩王兵權漸重,已伏下了燕王反叛中央,造成靖難之役的遠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