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
1988 / 7
/
pp. 259 - 282
宋季忠烈汪立信年譜
A Chronological Biography of Wang Li-hsin
作者
王德毅
*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王德毅
*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中文摘要
宋代重文輕武,愛養士大夫,士大夫也多能自愛自重,咸以名節相高,廉恥相尚;繼思有以建功立業,報?朝廷。尤其當國家危難的時候,更能表現愛國的熱忱。治史貴在明真相,定曲直。孔子修《春秋》,實為明是非、別善惡、賢賢賤不肖,代表了史家的是非心和正義感。清代史家章學誠於史才、史學與史識三長之外,特增史德,合為史家四長;並謂史德為史家的心術,其言甚當。往昔歷代政府,為激發臣民愛國情操,培養社會善良風俗,於忠臣孝子特加表彰。而在今日,研究忠烈之士的生平事蹟,為國民立楷模,仍是很切要的。筆者為宋季忠烈汪立信(1201~1275)編此年譜,又不僅志在發千載之覆而已!立信字成父,一字成甫,號紫原,安豐軍六安縣人。出身名進士,雖中第較晚,然以天性忠義,志切報國。中第後曾出任各方面,均能竭智盡忠。晚年遭逢國破家亡之難,使壯志未酬,能不得展,最後悲壯的死在宋朝未失守的土地上,忠烈豪情,感人至深。本年譜除敘述汪立信的生平事跡外,兼要探究理宗以後的政局,在奸臣的弄權下,及強敵的壓境下,國脈民命早已危在旦夕。然而在廟堂之上,苟安心態十分嚴重,朝政由少數人所把持,而忠憤耿耿志切保國衛民之士,卻一直處於下僚,朝代末期病象,至此完全呈露,則宋室之亡,也只是遲早的問題。本年譜採用綱目體,一方面為便於引錄史料,一方面較易?述譜主與同時人的關係,庶能由人才的進退,以見時代之盛衰。對國家大事亦加?述,但力求簡明,總以有助於了解當日因人事、政局的變動,而導致國家的喪亂為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