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
1994 / 12
/
pp. 63 - 70
趙岐〈孟子題辭〉箋釋
Commentary and Explanation of Chao Chi's "preface" to Mencius
作者
黃俊傑
*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黃俊傑
*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中文摘要
東漢趙岐(A.D.?-210)《孟子章句》係歷代《孟子》註疏中存世之最古者,在孟學解釋史上有其歷史地位。清儒阮元(A.D.1764-1849)〈孟子注疏校勘序〉云:「趙岐之學以較馬鄭許諸儒,稍微固陋,然屬書離辭,指事類情,於詁訓無所戾,七篇之微言大義,藉是可推。」趙氏注孟,雖於孟學義理,不免有所闕漏,為後儒詬病,如朱子與陸象山,然趙岐長於名物訓詁,古事地望,其發明孟學亦有足多者。焦循(A.D.1763-1820)《孟子正義》疏解趙氏注,屢稱趙氏「不愧通儒」,雖不免清儒之見,然亦屬持平之論也。 趙岐為人正直剛烈,不為權勢,得罪中常侍唐衡之兄唐玹,《後漢書》本傳云:「延熹元年,玹為京兆尹,岐懼禍及,乃與從子戩逃避之。玹困收岐家屬宗親,陷以重法,盡殺之。岐遂逃離四方,江、淮、海、岱,靡所不歷。」《孟子章句》即為岐浪跡北海,藏匿於孫嵩家複壁中所撰,其書卷首有序言性質之〈孟子題辭〉乙篇,係孟學解釋史上之重要史料。焦循《孟子正義》以就此文加以疏解,然猶有餘義尚待發揮。本文僅簡擇相關史料,就〈孟子題辭〉所涉及之歷史背景,略加箋釋,以就教於並世通人。